第13章 龟虽寿
下午的时候,项华先讲了一番论语的含义有关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下面的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想听故事,于是就记得格外认真。
抽点了一下记忆的情况,都记忆的还不错,就开始讲故事了。
这次讲到了曹操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曹操南下征讨荆、吴之前的时候,这段时间点的故事属实是有些乏味,项华就快速的讲着。
“好了,故事讲完了,下面继续开始学习了。“
一帮孩子听的是兴致勃勃,小脸通红的,但是先生讲的太快了,于是就发言道:“先生,太快了,再讲讲呗。。。。。。”
起哄起到一半,众人突然安静下了,原来盛景山突然出现在了窗口,目无表情的站在,在自家书院出现这种当堂喧闹的情况,盛景山自然有些生气,但即使是这样,下面的孩子们还是一脸期望的看着项华。
项华既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教学,自然不会因为盛景山的突然出现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于是就在宣纸上写一下了一首《龟虽寿》,这首诗项华前世比较喜欢,因为曹操在五十多岁的时候都有那么蓬勃的志向,自己这些年轻人肯定要有更远大的理想。
这古代没有黑板还是不方便,项华只能写完再说话,一边写着一边想着自己要搞出个黑板出来,卖给这些学堂,怕是又是一笔大生意了。
“恰好说到了曹操南下的时候,这首诗我也就送给你们。”
说完,项华把这首诗立起来挂在了墙上。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说的是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希望你们也能志向不被磨灭,一直存留,好了大家把这首诗抄写下了,背着。”
窗外的盛景山也被这首诗所吸引了,这《龟虽寿》不是恰好映照了自己的情况,但是自己的意志和信念被时间磨灭,已经没有了远大的理想了。
随着学生们在抄写《龟虽寿》,盛景山也走了进来,刚才还面无表情,进来就露出了笑脸。
“贤侄高才啊,这首诗想必是贤侄所作吧,不是我这学生前来找我,我怕是还在这书院坐井观天啊,贤侄竟能获得王公夸赞,属实才华横溢。”
这首诗项华也不敢说是曹操写的啊,这世界的历史线和自己前世的历史线完全不一样,自己才才敢把这些前人的著作拿出来顶用一下。
项华也只得胡诌一下自己随便写写的,这又把盛景山给震惊了,随便写写都是一首好诗,那要是认真写怕是千古绝作啊,应该是这贤侄谦虚了吧。
不过,夸赞的功夫做完了,盛景山也明着一句,暗着一句,旁敲侧击着暗示项华,不要对这般孩子太客气,毕竟先生是先生,学生是学生,那有先生迁就孩子的,虽然盛景山已经知道了项华的才华,但是项华毕竟不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学究,在盛景山眼里,项华就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怕是不严厉一点,镇不住这群孩子。
而后面就是对项华的正式提点了,教书不能这样,怎么能在教论语的时候讲故事呢,特别是讲的这么生动,完全把学生的学习精力分散了,而讲的内容完全就和一个说书的一样,岂不是这盛家书院变成了茶楼一般。
面对盛景山的提点,项华点头受教,恭敬的答应着,毕竟盛景山在这盛家的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了不止一丁半点,随后转头告辞就当没听过,这教孩子,盛景山怕是比不过自己。
随后,盛景山邀请他吃饭,在古代没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古人可没有早中晚三餐,古人的作息时间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古代的夜生活几乎没有,古人们基本上晚上七八点就开始休想了,换句话说,基本上天黑就睡觉。既然睡的早,那起床时间自然也早。
一般的家庭都是吃早晚两顿的习惯,而书院也延续的这个习惯,而盛家是大户人家,有下午茶的习惯,一般都是厨子做些糕点给孩子们下课的时候垫一下肚子,然后就是学生温习功课,温习完了之后吃晚餐,吃完就睡觉了。
盛景山指点完项华之后吩咐了厨子做了点下酒菜想和项华喝点,交流一下感情,毕竟打一巴掌在给个枣吃,是最笼络人的办法,盛景山下午指教项华,这一会又邀请项华共食,也就是这个想法。
但是项华可没这个想法,现在已经到了五天之期了,他可以回去休息一天了。
在这书院呆了五天的项华说不上厌倦,但是些许的乏意还是有的,天天就是三点一线,教书,吃饭,睡觉,再加上在这书院待了五天,身边没有艺儿的唠叨,自己居然有了些许的不习惯,看来人还是需要被人关心的。
随即就让老李婉拒了盛景山,自己带着老李就离开了书院。
在夕阳的照耀下,项华和老李在路上小跑着。
在书院,项华为人师表,在院子里面跑步,怕是不妥,而老李经过上次自己坠河感染了风寒之后被责骂,就看着自己,不准自己离开院子,在山间晨练。
前面项华小跑着,后面老李跟着,项华跑一步,老李就跟一步,就像是在照顾宝宝一样,看着老李如此小心的神态,项华不自觉的苦笑着,自己这和黄花大闺女有何区别。
傍晚的江淮可必白天的江淮热闹多了,画舫船,路上卖艺的多如牛毛,而晚上的青楼也是灯火通透。
接近上次落水的地方时,不远的房屋内有些许的响动,放眼望去,一个身影似乎是在追逐着什么。
项华放慢了脚步,抬眼望去,应该是一个女子的身材,似乎是在追鸡。
“咕咕咕。。。。。。”
这鸡叫印证了项华的猜想,看着女子那狼狈追鸡的样子,项华仿佛又想到了那天那个干鹧鸪的女人,也不知道这个女子是不是那个女人,算了,万一是的话,保不准又是一场误会,自己还是走吧,这热闹就不看了。
项华想绕开那个女子,结果那只鸡就像被导航了一般,就冲着项华跑过来,走进,项华才看情况了女子的穿着,身上裹着一件淡紫色素衣,算是一件轻型素衣,身上的装饰和纹路可不少,身材也被衣服映照的婀娜多姿,看起来也算是个漂亮女子,就是这追鸡的模样属实有些凶悍。
女子拿着刀追着鸡也无暇顾及前面是否有人,项华看这路线自己刚好就在鸡要跑的路上,于是就等在原地,一把抓住了鸡。
见鸡被抓,女子才缓缓的抬起头来,拨开有些凌乱的碎发,只见自己的鸡被一个男子抓着,细细再看,顿时瞪大了眼睛,有些慌乱,拿着刀就小碎步走向了项华。
而项华也看清楚了,这不就是上次那个赶鹧鸪的女人吗,不过这一次女人拿的可不是竹竿了,是刀啊。
“别,我帮你抓鸡,没有恶意。”
项华急忙解释着,这菜刀可不是开玩笑的,正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更何况自己这本就孱弱的身体,要是挨了一刀,怕是凶多吉少了。
微微的沉默,女子开口了:“把鸡还我。”
听后,项华就把鸡交到了女子的手上,一双手看着也细嫩,不像是干活的手。
结果,鸡没拿稳,又跑了。
既然遇见了这件事,项华也不好袖手旁观,叫上老李一起抓鸡。
别看老李是个功夫高手,这抓鸡还是废了一番时间,毕竟这是在空地,鸡的施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一身灰的前提下,老李终究还是把鸡抓到了,递到了女子的手上。
虽然项华之前的无礼,但是女子还是道出了谢意。
“谢谢公子了。”
女子心中应该还是有些许的忌惮,毕竟项华上次的举动和登徒子没撒区别,就急忙领着鸡一路小跑回去。
看着女子走进的河边小屋,两层小竹楼,看着是蛮别致的,一旁的河边还有一个小露台,颇具那些文人雅士的住所之风。
或许是因为折腾了够久,女人打开了围着菜地的篱笆的门,鸡是拼命的扑腾着,好不容易关好了门,女子站了半天确定鸡不会逃出来才进了屋。
项华看着女子进屋之后也就继续小跑着回盛家。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关注下方官方微信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3秒即可快速关注
公众号内海量精品小说任您选
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关注下方官方微信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3秒即可快速关注
公众号内海量精品小说任您选
当前推荐票:0张
确定送出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