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校尉
充值 最近阅读 首页

第9章 盖棺定论

不过张山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决定,倒是让张盘和张刘氏两人都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只要张山松了口,那这件事基本上就算是揭过去了。

七阿公在这个时候看了一眼张山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家里的事情还是男人说了算,既然张山接受了张盘的提议,那这件事就此作罢了,张盘你们最好也说到做到。”

七阿公的话无疑是已经给这件事最后来了个盖棺定论了,两边人都点头应承下来,随后七阿公就又让门口看热闹的人全都散了。

等到看热闹的人都散了,七阿公对两家人言道:“老朽现在给你们当回保人,你们先把钱财交割了,然后再写一份字据,这事儿就算彻底揭过去了,先给张山松绑吧。”

张盘听七阿公这么说了,便主动上前给张盘松了绑,此刻的张山犹如斗败的公鸡,怂拉着脑袋,一句话都不说,就等着立字据。

见到张山的举动,七阿公只能冷哼了一声,随后便让张盘去取钱财过来,当着他的面给张山夫妻两人。

如今有七阿公在场做保人,倒是让张盘放心不少,他直接去后院将先前藏好的钱财取出了一部分来,用个布袋子装了,然后拿到张山面前递给了张山。

张山也不知道这袋子里头装了多少钱财,只是入手之后觉着十分沉重,不由得心里一惊,他想要打开布袋看上一眼,却是被张盘制止了。

只听张盘言道:“张山叔,这些钱你还是拿回家再看吧,若是不满意再到我家来。”

张山听张盘这么一说,便也没再吱声,只是用双手将那一袋子钱币紧紧抱在了怀里,脑袋依旧怂拉着。

见到张山接了钱财之后,不再说什么,那七阿公连忙道:“好了,立字据吧,这事儿老朽整不来,你们还得去请李先生。”

七阿公口中说的李先生是村里唯一的外来户,也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就靠给人写字和逢年过节写春联挣钱,平日里倒是挺受人尊敬的,所以七阿公也只能说是请对方来,而不是叫对方来。

听了七阿公的吩咐,张盘便自告奋勇的去请人了,不多时就将那李先生请了过来。

李先生倒是很乐意写这种字据,毕竟这种字据大多都牵扯到个人的利益,也比较简短,无论谁请他去的话都会给点钱,这也是他的一项收入来源。

李先生来了之后,便问明了事情缘由,随后便开始写起字据来,不多时就按照双方的说法,将字据写好,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朗诵了一遍。

在双方都没异议之后,便让张盘和张山在上面打了手印,这事儿就算彻底成了。

随后张山就在妻子的陪同下回了自己家,而张盘又给七阿公以及李先生还有过来帮忙的那些个青壮年一人拿了些山货,才将众人给送走了。

送走了众人之后,也是到了大半夜了,张刘氏在这个时候唉声叹气的对张盘言道:“阿盘,你跟娘说实话,阿卓他究竟跟你说了些什么?还有他究竟去哪里了?”

面对母亲的询问,张盘再也绷不住了,他于是只能将所有的实话都告诉了母亲。

听完了张盘的回答之后,张刘氏沉默了许久,才一边抹眼泪,一边言道:“这一切可能都是命,你弟既然自己要走这条路,那就由着他去吧,以后我就当没有这个儿子了!”

张刘氏这么一说,张盘有些急了,只听他言道:“娘!您难道就不盼着弟弟真的能光宗耀祖吗?”

张盘的话仿佛是刺激到了张刘氏的底线,在这一刻,她一边用左手抹眼泪,一边用右手捶打自己的胸口悲怆的言道:“光宗耀祖?我们家没有那种命!若是真有那种命的话,你爹就不会死了!”

对于张刘氏的这句话,张盘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反驳,他此刻的心里也是无比憋闷和无比担心张卓的,他也希望张卓能在母亲身边尽孝,而不是去参军。

但他也明白有些事一旦发生了就再也无法扭转回来了。

就在张盘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来安慰张刘氏的时候,张刘氏却是突然话锋一转道:“行了,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说门亲事了,如今咱们家有钱了,明天我就要媒婆给你说亲,只有你早点成家,早点让我抱上孙子,我才安心!”

面对自己母亲突如其来的催婚,张盘整个人都觉着有些懵,不过随后他就反应过来了,想了想之后便答应道:“婚姻大事,全凭母亲做主。”

见到张盘答应下来,张刘氏的心里总算是舒坦了一些,随后她对张盘言道:“好吧,时候也不早了,你也快去歇着吧,明天我起早去见媒婆!”

就在张刘氏为张盘的婚姻大事费心费力的时候,在秦国的王都中也有一个人正在为整个秦国费心费力。

此刻在王都最为肃穆庄严的大殿当中,一名身穿黑袍的老者佝偻着身子,颤巍巍的站在离王座仅有一级台阶的位置,朝着王座上正在伏案批文牍的秦王言道:“大王,老臣已经年老体衰,恐不能再辅佐大王了。”

听到老者的声音之后,正在认真批文牍的秦王在这一刻猛然停住了自己的手,而后慢慢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老者。

在烛火的印照之下,一张年轻的面孔和一张苍老无比的面孔都显得有些模糊。

年轻的秦王此刻收回了目光,将手中的文牍稍作整理之后开口道:“贾父,您来了有些时候了吧?来人,看座!”

随着秦王的一声令下,立刻就有人端来了坐垫摆放在了秦王的一侧,随后秦王亲自起身,上前准备搀扶贾父落座。

但贾父却是朝后退了一步推辞道:“大王,老臣已经年老体衰,身有顽疾,不可久坐了,您身边这个位置,老臣已经无福消受了。”

听到贾父的回答之后,秦王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叹息一声道:“唉~既然如此,那孤也站着和贾父说话吧!”

秦王如此一说,贾父连忙行礼道:“老臣惶恐!”

秦王却是摆摆手道:“无妨,先王在世时就同孤说过,对待贾父要如对待先皇一般恭敬,如今孤虽贵为大王,但在先王面前也只能站着说话,如今面对贾父,亦是如此!”

贾父听到秦王这么一说,直接感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随后就见他无比感动的言道:“大王,老臣也还想再辅佐大王,只可惜老臣如今的身子骨已经不允许老臣再待在大王身边,老臣在退下来之前,向大王保举一人,此人的学识不在老臣之下,且年富力强,有他辅佐大王的话,老臣也放心了!”

秦王此刻并没有立即做答复,而是换了个话题道:“前些时日孤听闻北方边境的公孙亮有些动作,不知贾父如何看待此事?”

贾父听了秦王的问话之后,沉吟一阵才开口道:“公孙亮乃虎狼之辈,他若是有动作,那就说明北方不会太平了,大王应早做打算!”

贾父的话音落下之后,秦王的声音有些艰涩的言道:“孤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如今孤的手中没有可用的将才,也没有可用之兵,若是公孙亮真的带虎狼之师来袭,恐北方的黎民百姓又要遭灾了!”

贾父听了秦王的话之后,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拱了拱手道:“大王,如今新的募兵令刚刚下发,想来还要些时日才会有成果,到时候大王可用之兵便不愁了!”

砸吧了一下嘴,贾父接着道:“至于可用之将,如今镇守北方的乃是刘勇,他本人倒是骁勇善战,只可惜谋略不足,老臣觉着应当让肖阳前去坐镇更为妥当!”

听了贾父的这番话之后,秦王却是摇了摇头道:“两个人捆一块才能勉强堵住公孙亮的进攻,看来我秦国当真是缺乏人才,既然贾父方才保举了一个人才,不如让那人前往如何?”

贾父听了秦王的话之后,心知秦王这般说是为了试试他保举的那人,对于那人,他倒是有十足的信心,所以他不假思索的言道:“一切全凭大王做主!”

秦王听了贾父的话之后,点了点头道:“贾父既然年事已高,孤便准你告老还乡,贾父相国的位置就暂且搁置吧,等到真有能代替贾父的人出现,孤再让那人坐上这个位置。”

老者听了秦王的话之后,拱手一礼道:“老臣谢过大王,老臣告退!”

说着老者便转身朝着台阶下走去,而秦王在这一刻看向老者背影的目光中却是充满了诸多复杂的情绪,直到老者的身影消失在了眼前,他的目光才逐渐恢复了平静。

就在秦王的目光彻底恢复平静之后,只听他的口中却是喃喃低语道:“十年了,他在孤的身边整整待了十年,这十年来孤还是看不透他!”

就在秦王喃喃低语的时候,从黑暗之中却是走出一名身穿黑袍,头戴方巾的中年人,这名中年人来到秦王面前躬身一礼道:“微臣见过大王,大王,在微臣看来他能主动离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菜单 目录 下一章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投票(0
赞赏作者
评论(0
长按识别作者授权公众号继续阅读 由于版权问题,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继续阅读
微信二维码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

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关注下方官方微信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3秒即可快速关注

公众号内海量精品小说任您选

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关注下方官方微信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3秒即可快速关注

公众号内海量精品小说任您选

已经关注
稍后提醒
  • 1张
  • 2张
  • 3张
  • 5张
  • 10张

当前推荐票:0

确定送出

数量:

  • 1
  • 2
  • 3
  • 5
  • 10

结算:

0

金币 (剩余0金币余额不足?点击充值

取消第9章 盖棺定论发布

0/100

更多评论